媽媽帶著幼崽,教它們怎么捕獵;崽崽們在多次嘗試后,終于抓到了吃食,飽腹后又開始互相嬉鬧。畫面拉遠,是暖陽微風,伴著新枝搖曳和鳥鳴啾啾,呈得一片歲月靜好。
——這是許多動物紀錄片中經常出現的溫馨親子場景。在我們人類家庭,父輩祖輩齊上陣,悉心照料嬰兒成長也是常有的事。但放眼整個自然界,在親子關系方面,超乎我們人類價值觀的情況比比皆是:生而不養(yǎng),才是自然界的常態(tài)。
見過了天敵和獵物
就是沒見過爸媽
早在幾億年前,地球上出現了有性生殖動物,親子關系也隨之產生。而在當今,小到蚊子,大到鯨魚,我們平時所能見到的許多動物都是有父母的。
然而它們大多數生來就沒見過父母。
大多數的小蝌蚪是沒有見過媽媽的 |《小蝌蚪找媽媽》劇照
昆蟲綱動物約占所有動物物種數量的80%,除了少數如螞蟻和蜜蜂的社會性昆蟲,絕大多數昆蟲的父母會在產下卵后就離子女去。即使在更為高等的脊椎動物中,除了哺乳動物和鳥類,其它種類大多數也不會撫養(yǎng)后代。
好在這類動物天生就掌握生存的技能,可以利用本能來覓食和躲避天敵,不用父母的撫養(yǎng)也能長大。
但沒有父母的撫養(yǎng)也會帶來相應的代價:雖然它們有躲避天敵的本能,但相比于成體終究還是弱小,甚至反被獵物捕食,因此夭折的概率通常會很大。也正是因此,這類動物通常會一次產下大量的后代。
陪完幼年,從此母子江湖再見
對于哺乳動物和鳥類而言,它們出生時還沒有獨自生活的能力,因此在幼年時,父母的照料便成為了剛需。
它們中大多數長大后就會離開母親獨立生活,甚至遠走他鄉(xiāng)。例如棕熊(Ursus arctos)等大型哺乳動物,在小的時候會形影不離的跟在媽媽的后面。但當它們長大之后,便會離開母親,并且會去很遠的地方,自此之后再難和母親見面。
棕熊媽媽和小熊 | 圖蟲創(chuàng)意
即使幼崽不主動離開,由于體內相應激素的變化,母親的愛也會消失的,那些領地意識強的種類還會趕走甚至攻擊這些幼崽。
說到底,動物社會并沒有人類社會那么復雜和完善,動物間也沒有發(fā)展出抽象語言來進行情感上的交流。因此在動物界,母親和子女之間關系的維持更多依靠的是本能。當驅使本能行為的激素消失,親情也就淡了。
有些小可憐
還沒有完全準備好就被趕走了
無論是生而不養(yǎng),還是長大后就離家的動物,幼崽已經做好了獨自面對這個世界的準備。但是在物競天擇的自然界,有時候動物們的選擇往往更加的現實,甚至是無情——比如把還不能獨當一面的孩子扔出家門。
鳴禽(songbirds)是雀形目中一類善于鳴叫的小型鳥類,大多數生活在樹上。2020年11月發(fā)表于《美國科學院院刊》的一篇論文中,來自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的托德·瓊斯(Todd M. Jones)等研究人員研究了鳴禽幼鳥何時離開鳥媽媽。
研究人員對分布在10個不同地區(qū)的18種鳴禽的幼鳥進行了追蹤和監(jiān)測,發(fā)現有12種鳴禽在幼鳥還沒有完全成熟時,就有被鳥媽媽趕出鳥巢的現象。而這些提前被趕出鳥巢的幼鳥的平均存活率會降低13.6%。
會提前趕孩子離巢的鳴禽--蔚藍林鶯(Dendroica cerulea)| Wikimedia Commons,Mdf / CC BY-SA 3.0 (http://creativecommons.org/licenses/by-sa/3.0/)
為什么這些鳴禽寧可讓自己的孩子存活率降低,也要早點趕它們走呢?
瓊斯團隊進一步的研究和分析發(fā)現,比起沒有提早趕走幼鳥,提早把幼鳥趕走的鳥媽媽平均會有14%的概率多撫養(yǎng)至少一個后代。也就是說,雖然提前把幼鳥趕走會降低幼鳥的生存率,但親鳥有機會生更多的后代,從而使可能養(yǎng)活的幼鳥總數增加。
但鳴禽終歸也是鳥,并沒有能力做出如此復雜的計算和比較,那它們是如何知道并做出收益更大的決定的呢?
生活中充滿了比較和選擇 | Pixabay
自私的基因,用來提高適合度
其實這些鳴禽并不是知道怎么做收益最大,只是遵從了內心的直覺——本能而已。
英國演化理論學者理查德·道金斯曾在自己的科普著作《自私的基因》中指出,基因的本質是自私的,它們控制了生物的各種行為,就是為了使基因本身能夠更好的傳遞下去,而為了達到這個目的,基因無所不用其極。
對于基因傳遞能力有一個不得不講的概念:適合度(fitness)。
早在還沒有發(fā)現基因的年代,達爾文就在《物種起源》中就對適合度有過定義:適合度是衡量一個個體存活和繁殖成功機會的尺度。通俗點講就是存活的后代越多,適合度越大。
由于自然選擇的存在,后代越多的個體越容易把自己的基因遺傳下去,因此幾乎所有生物的行為,都會向著增大自己適合度的方向發(fā)展。雖然14%看起來只比13.6%多了0.4%,但卻使這些鳥的適合度得到了最大化。
增大適合度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多生幾個。斑嘴鴨(Anas poecilorhyncha)一家 | pixahive.com
增加適合度的鬼才
讓別人來養(yǎng)自己的孩子
為了增加適合度,鳴禽趕子離家,而杜鵑直接給娃找了“后爹后媽”:一方面想要更多的后代,但一方面又不想承受養(yǎng)育后代所需的沉重負擔,于是杜鵑便產生了讓別的鳥代養(yǎng)自己寶寶的奇特手法。
杜鵑會在下了蛋的鶯類等巢中產一枚自己的蛋,長期的演化已經使杜鵑的蛋在顏色花紋上和鶯類的蛋類似,且蛋殼更加堅韌。為了使自己的蛋能先孵化出來,杜鵑會先讓蛋在輸卵管內發(fā)育一天左右再產到目標鳥巢里。當小杜鵑孵化出來,便會本能地把巢里原本的蛋全部毀掉,從而使自己成為集萬千寵愛于一身的獨苗。杜鵑的這種行為便被稱為巢寄生(brood parasitism)。
在這場偷梁換柱的計謀里,杜鵑降低了撫育后代的成本,適合度提升。而養(yǎng)父母不僅不能好好照料親生小孩,還因體型通常要比杜鵑小很多,于是隨著小杜鵑的長大,便出現了小鳥喂大鳥這種反差感極強的辛酸畫面。
東方大葦鶯(Acrocephalus orientalis)在喂養(yǎng)大杜鵑(Cuculus canorus)| Wikimedia Commons,Per Harald Olsen / CC BY-SA 3.0 (http://creativecommons.org/licenses/by-sa/3.0/)
生命其實很現實,無論是趕子離家,還是給娃找后爸后媽,都是為了讓自己的基因更好地傳遞下去。而那些因此不得不早早面對世間風浪的幼崽們,已然用稚嫩的肩膀,扛起了讓物種興旺的重任。
參考文獻
[1] Jones, Todd M et al. 2020. “Parental Benefits and Offspring Costs Reflect Parent–Offspring Conflict over the Age of Fledging among Songbirds.”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: 202008955.
[2]https://www.iflscience.com/plants-and-animals/some-birds-cant-wait-for-their-young-to-leave-home/
[3] Powell, G. I., Perry, C. H., & Emlen, S. T. (1992). Parent-offspring conflict. 359(September), 1992.
[4]https://baike.baidu.com/item/%E9%80%82%E5%90%88%E5%BA%A6
[5]https://en.wikipedia.org/wiki/Cuckoo#Brood_parasitism
[6]https://en.wikipedia.org/wiki/Infanticide_(zoology)
[7] Zedrosser, Andreas, Ole-Gunnar St?en, Solve S?b?, and Jon E. Swenson. 2007. “Should I Stay or Should I Go? Natal Dispersal in the Brown Bear.” Animal Behaviour 74(3): 369–76.
[8]https://en.wikipedia.org/wiki/Infanticide_(zoology)
作者:源的天空
關注【深圳科普】微信公眾號,在對話框:
回復【最新活動】,了解近期科普活動
回復【科普行】,了解最新深圳科普行活動
回復【研學營】,了解最新科普研學營
回復【科普課堂】,了解最新科普課堂
回復【科普書籍】,了解最新科普書籍
回復【團體定制】,了解最新團體定制活動
回復【科普基地】,了解深圳科普基地詳情
回復【觀鳥知識】,學習觀鳥相關科普知識
回復【博物學院】,了解更多博物學院活動詳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