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品:科普中國軍事科技前沿
作者:蘆繼兵
策劃:趙清建
監(jiān)制:光明網(wǎng)科普事業(yè)部
網(wǎng)友提問:為什么坦克尾穩(wěn)穿甲彈只有美國人用強大的貧鈾彈芯,其他國家怎么不發(fā)展?
專家解答:
回答這個問題之前,我們需要先了解一下什么是貧鈾。我們呼吸的空氣中,喝的水里,都可能有極微量的鈾分子,只不過很少,不影響我們的生活。天然鈾中,含有U238、U235、U234三種同位素,分別占天然鈾的99.275%、0.720%和0.005%,而只有U235才有放射性,才能用于核裂變反應。
我們把鈾礦采集來,通過離心機來進行鈾濃縮以提高鈾235的含量,把沒有用的99.275%的U238和0.005%的U234提煉出來,當U235的濃縮鈾是15%的時候,這個鈾材料可以當燃料,用于核發(fā)電站和核潛艇、核航母當燃料。當U235的濃縮鈾是99%的時候,這個鈾材料才可以去做當原子彈。那么一噸的原鈾,只把0.7%的U235提煉走了,剩下了999公斤的U238、U234,就被叫做核廢料,或叫貧鈾材料。核大國都有很多這種核廢料。這種材料軟軟的,和金屬鉛的樣子差不多。
那么,什么是貧鈾彈?貧鈾彈有放射性嗎?美國人首先發(fā)現(xiàn),如果將這種貧鈾材料里注入稀有金屬,如銥,鈦、鎢等稀有金屬,這種材料性質(zhì)立刻改變,它的密度是鋼鐵的2.4倍,硬度是鋼鐵的2.5倍。于是美國人就把這種材料做穿甲彈的彈芯,做坦克的裝甲,這就是貧鈾彈和貧鈾裝甲的來歷。
因為貧鈾彈里有放射性的U235已經(jīng)提煉走了,所以這種炮彈已經(jīng)沒有放射性了,美國人曾經(jīng)測試,抱著貧鈾彈睡一晚上覺,相當于拍一次X光的放射劑量。
貧鈾彈
很多人將貧鈾彈稱為臟彈,這又是為何呢?原來,雖然貧鈾彈沒有放射性,但貧鈾彈在使用中,貧鈾彈芯在穿透裝甲時,產(chǎn)生高熱。
汽溶膠化了的氧化鈾和貧鈾微粒漂浮在空氣中,落在水里面,都會被人大量吸收。平時,我們的皮膚、肌肉、骨骼都是貧鈾微粒的防護層,但一旦進入人體內(nèi)部,以很大的概率被人體器官吸收,形成嚴重的內(nèi)照射,使人體器官受到嚴重損傷。鈾進入人體內(nèi)時,在骨、腎臟、肝臟內(nèi)沉積,尤其是腎臟,其抗鈾的毒性最弱。會對身體產(chǎn)生嚴重傷害,容易引發(fā)包括白血病在內(nèi)的許多癌癥和一些肝臟、神經(jīng)系統(tǒng)疾病,甚至還能引起孕婦流產(chǎn)和新生兒畸形。
在1991年海灣戰(zhàn)爭中,美軍就大量使用了貧鈾彈,戰(zhàn)后,在伊拉克南部巴士拉等戰(zhàn)地,輻射強度驟然增大,無端患病者特別是血液病和癌癥患者急劇增多。緊接著,參戰(zhàn)的多國部隊特別是美軍老兵中也出現(xiàn)了“海灣戰(zhàn)爭綜合癥”,給他們本人及家人產(chǎn)生了嚴重的身心創(chuàng)傷,也引起人們對貧鈾彈的關注。至今,國際法并沒有法規(guī),明確規(guī)定貧鈾不能以任何形式出現(xiàn)在武器中。但是近幾年來的幾個戰(zhàn)爭中,美國人自己也不得不承認這種彈種的危害,國際上統(tǒng)稱貧鈾彈為“臟彈”。
很多人都在問,為什么美國人明知使用臟彈對自己也有危害而固執(zhí)的使用?其實他們也是有苦難言,是被迫的不得不用,一是美國是核大國,有大量的核武器,那么,就說明有更大量的核廢料在哪里堆著無法處理,既然可以廢物利用,何樂而不為?
其次,由于中俄控制了世界鎢市場的90%份額,而鎢是穿甲彈等武器所需的重要原料,美國本土的鎢礦產(chǎn)量非常少,美國要想不被卡脖子,必然要尋求替代物。不得不采用貧鈾作為穿甲彈的材料,生產(chǎn)出貧鈾彈這種傷敵一千,自損八百的武器。
那么,解放軍為什么不使用貧鈾彈?說實話,解放軍早期也有過貧鈾彈,使用過30毫米機關炮和100毫米坦克炮的貧鈾穿甲彈。后來不用了一是本來我們的核廢料積存量就不大,二是知道這種彈的危害性了,三是我國是稀有金屬鎢的生產(chǎn)大國,不缺鎢,所以我們現(xiàn)在的坦克炮,艦炮,都是使用鎢合金做穿甲彈的彈芯,在其他方面多下功夫,我軍的鎢合金穿甲彈的穿透能力,不比美國的貧鈾彈的穿甲能力差。
專家簡介:蘆繼兵,原中國人民解放軍裝甲兵工程學院指揮管理系主任,歷任坦克連長、參謀、參謀長、坦克團團長。裝備發(fā)展史和坦克使用專家。自2000年起,被國防大學和國防科技大學聘為客座教授。
關注【深圳科普】微信公眾號,在對話框:
回復【最新活動】,了解近期科普活動
回復【科普行】,了解最新深圳科普行活動
回復【研學營】,了解最新科普研學營
回復【科普課堂】,了解最新科普課堂
回復【科普書籍】,了解最新科普書籍
回復【團體定制】,了解最新團體定制活動
回復【科普基地】,了解深圳科普基地詳情
回復【觀鳥知識】,學習觀鳥相關科普知識
回復【人工智能】,了解更多人工智能活動詳情